那一瞬间,我感受到支教的意义

10月末的秋天,我作为铺路石的传播组工作人员去往位于河南省的鹿邑县,对铺路石位于当地的乡村支教项目点进行回访。鹿邑作为道教鼻祖老子的故乡,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尤其在文化层面上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它过去的荣耀也慢慢的开始暗淡。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一样,来此处的交通极为不便捷。从上海出发先是高铁由南向北近5个小时到达河南商丘,再换坐两小时的长途车到达鹿邑县,接着再换乘汽车1小时到达我们项目点所在的镇上。由于到达当天已是接近晚上7点,所以没有直接去拜访学校。

关于他们

第二日,我与志愿者Kathie一同搭车前往学校。Kathie作为支教志愿者,早于我几日到达此地,并已经开始进行英语教学的任务。学校位于村子的边缘,处在农田与村民居住区之间,对于当地村民来说,将孩子送到这里读书,远比送到镇上去读书要来的容易。后来和学校的刘校长沟通中了解到,学校中除了有走读的学生,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住宿,住宿的学生一般为家住在比较远的村子,另一部分则是由于复杂的家庭关系,例如父母离异无人能监护,不得不选择寄宿。

刘校长说,当地的年轻人很多选择去远方城市打工,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下由老人抚养。此外,这里有不少年轻人会在初中阶段辍学,在他们心智还不够成熟时,就草草的选择了婚姻,此后又因为外出打工、异地等问题,导致当地的离婚率颇高。每个班级都有3-4位学生处于离异家庭中,甚至有些孩子由于父母再婚,而父母双方的再组家庭又无法接纳他们,这些孩子就不得不选择常年寄宿在学校。刘校长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,学校就像一个庇护所,它既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地方,也是他们的家。

就像刘校长说的,我们村子就这么点大,就这么点人,大家都沾点亲带点故的,所以我们的老师了解每个孩子背后的家庭。这种熟悉感,不仅让学生愿意亲近老师,同时也便于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。要是有什么困难,大家也会相互帮忙相互体谅。这种人与人的关系,也许就是刘校长口中的“家”的另一种体现。

关于铺路石的英语课

Kathie是此次的乡村支教项目的志愿者,学校每天会安排3至4节不等的英语课,由Kathie来执教。事实上,Kathie已经是一个老志愿者了,就在今年夏天,她就在嘉兴完成了为期1周的教学任务。我问起她对于这两次支教任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,她说其实两个教学点区别很大,嘉兴支教是在社区进行的,更多的是对孩子英语兴趣的培养;而在鹿邑,我是进学校教授他们英文课本上的知识;并且这里的学生更多,每天要接触不同年级的的学生,这里的软硬件条件更为艰苦。

当天我旁听了Kathie的4节英语课。每节英语课由Kathie来主讲,原本的代班老师则会在一旁旁听或协助Kathie完成互动任务。不得不夸赞Kathie的教学能力。她做到了全程使用英语和学生沟通交流,在课程中加入了更多的互动环节,课堂上的学生也很积极参与。这些也是铺路石所倡导的英语教学法。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学生对学习英语表现出的兴趣和热情,这与我原本想象的学生会因为新老师而抗拒或抵触参与的情绪不同,这里的孩子大多都很想被Kathie点名提问,或参与到她设计的教学游戏中去。关于这点刘校长是这样和我解释:这可能是因为,我们这里很少有外来的人,相对来说比较封闭,而铺路石每年派来老师给他们上课是给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机会,他们很珍惜有这样接触外界的机会。

课间休息时间我也采访了张老师,她是学校的英语教师,她兴奋地告诉我她也很意外,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中,学生还能够快速理解老师授课的内容,在这个授课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口语练习。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启发。事实上,再多次接触铺路石志愿者后,她也尝试在课堂上做出一些改变,在上课时,她不再是单一的讲课文和试卷,也会加入一些游戏给到学生。此外,我在旁听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个班级位于后排的学生中,总有一两位学生对于英语课显示出茫然的态度。她向我解释道,这些学生多为转学生,我们这里很多小学是没有开设英文课的,所以当他们转学来的时候,他们就已经落后于同班同学。

为了让学生长期获得优质的英语教学课程,铺路石除了每年多次派出志愿者去往学校当地授课,我们还在学校开设远程英语课程(Videolink),目的是让学生可持续接受优质的英语外教课程。刘校长自豪的告诉我,学校的英语统考成绩排名全镇第一,而且与排名第二的学校相差将近20分。她说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铺路石的志愿者。

铺路石自2014年起进入该校,之后陆续开展如乡村英语支教项目、远程英语教学项目和教师培训项目,经过多年的努力,我们能够看到师生对于学习英语态度的变化,如今他们能够更自信的开口说英语。我们也将继续努力。